烟台信息技术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2-01-19 15:18 来源: 地方研究院管理处

 2017年8月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签订了《烟台市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共建上海交通大学烟台信息技术研究院框架协议》,成立上海交通大学烟台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院为事业单位法人,由烟台市科技局主管,委托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运营管理。研究院现下设院长室、副院长室、办公室、财务室、市场部5个科室,由全职人员、兼职人员以及其他柔性引进的人才组成。

研究院的目标是将自身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信息技术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培育基地、高端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

研究院聚焦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按照“基础研究在交大—应用开发在研究院—成果转化在烟台”的模式,畅通成果转化渠道。在校地双方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了适应研究院发展的一条道路,研究院将协同烟台北斗空间信息产业园实行“双轮驱动”,打造“研究院-运营公司-落地产业”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

(一)搭建信息技术研发平台

一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引导一批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发(实验)中心在烟台建立分中心。目前在研究院建立了“区域光纤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烟台分中心和“国家智能电网(上海)研究中心”烟台分中心;引导交大研究成果对接烟台经济和科技发展,努力为烟台新旧动能转换做贡献。二是推动当地技术、产线更新换代,引领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提高烟台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研究院多次进行企业实地调研,了解企业技术难点与需求,与交大相关教授对接,以提供技术升级指导。三是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共同承担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二)建设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培育基地

一是积极引荐“前景好、技术新、规模大”的项目来烟台落户,促进交大科技成果向烟台的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一方面研究院为了引进上海西虹桥北斗产业园(产值达50亿、中国北斗第一园),通过不懈努力,构建“研究院-特色园区-落地产业”三位一体,以交大品牌为合作保障,在2018年底成功引导上海西虹桥产业园落户烟台高新区,与研究院实现产学研双轮驱动。该园区将在2020年9月底正式开园。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会资源,积极引荐交大校友的成熟企业、产业化项目入驻烟台。研究院积极寻求交大校友资源,多次组织交大校友到研究院参观,洽谈项目合作;目前正积极帮助高新区引进包括商汤科技、小i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入驻。

二是以“产学研基金”为抓手,形成多项可转化科技成果。根据产业引导基金设立者“东方电子”的需求,研究院发布电力设备监测相关方向指南,遴选设立2018年度产学研基金项目4项。目前,这些项目已通过结题评审,申请26项知识产权(部分已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0项),并形成4项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包括原理样机、工艺标准等。为了更大范围满足烟台的技术需求,2019年下半年研究院进行了大量产业调研,并据此发布基金指南,遴选项目,面向交大、烟台大学设立2019年度产学研基金项目15项,覆盖电力能源、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三)构筑高端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

一是培养符合信息发展需求的优质人才,举办多场高端专题培训。培训人数230余人。(1)利用交大的品牌和学科优势,组织了各类专题培训,为烟台人才的高端培训提供智力支撑,同时提升企业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企业和个人均反映良好,培训取得一致好评。(2)2020年初“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获交大批准,正式在研究院开始建设,未来将吸引交大研究生及其导师来烟开展研究工作,构建高端人才聚集基地。

二是不定期举办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论坛、学术讲座等交流活动。举办“预见·北斗新时空智能产业论坛”(上海、烟台两场),参加论坛企业超过60家。

三是通过校企合作、技术咨询服务等形式引进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等国家级专家10名,来烟开展科研指导、企业技术咨询等方面工作。

实事求是、尽心尽责是交大精神的一种诠释。研究院秉承交大精神,助推烟台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烟台信息科技的竞争实力,争取校地双方合作共赢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