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帮扶振兴路,编织浦江之畔到洱源山水的美丽故事

发布时间:2024-03-28 11:23 来源: 洱源县委宣传部

山海若比邻,沪滇一家亲。2012年,上海交大跨越山海千里与洱源建立定点帮扶结对关系。

截至2024年

累计投入帮扶资金 4388万 元

共培训基层干部与专业技术人员 1万余人次

共采购洱源县和脱贫地区

农产品 3000余万元

开展“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筛查和救治 ”等医疗帮扶活动

成功将洱源特色农产品海菜花的保鲜稳定期

由3天提升至 12天

创办 洱源一中思源特班

派驻 6名 师生常年开展教学教研

打造上海交大定点帮扶洱源县

乡村振兴驻地综合工作平台

……

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院长王欣泽与洱海水生植物海菜花种植人员进行交流。

十年来,上海交大始终坚持“扶智为主、全力而为”原则,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人才、教育等优势,开展全方位精准帮扶,用真情实意助力洱源脱贫攻坚,用技术和人才助推洱源乡村振兴。

聚力校地协作,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

建好精准帮扶平台。建立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专有平台,聚焦洱海治理与源头保护,帮助洱源再现“绿水青山”。设立“心、行、梦、恒”四个对口帮扶专项基金,实现洱源教育、医疗、人才、科技、产业、生态6个方面的发展需求与上海交大优势资源的精准对接。用好精准帮扶资金。通过引进校友资源、设立专项基金、开展专项捐赠等方式,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388万元,为洱源基础设施改善、绿色产业转型、教育医疗发展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

义诊现场

抓好精准帮扶医疗。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筛查和救治”等医疗帮扶活动,累计筛查1800余名患者,救助260余名儿童。实施专家及博士团“三下乡”“乡村医生助飞”等项目,帮助洱源解决医疗技术落后、医疗卫生人才引得来留不住、群众看病难的实际问题。广泛开展了医疗设备捐赠、医疗学术交流等帮扶,有力提升了洱源医务工作者能力水平。

聚力智能赋能,开启乡村振兴新引擎

以培训激发内生动力。从2013年开始,上海交大面向洱源实施“10+20+50+100”的培训计划,每年选派10名以上中小学校长、20名以上骨干教师和50名以上青年教师分期分批到上海接受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100名以上的教师通过远程教学、送教上门等形式接受专门指导。

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对洱海水样进行分析处理。(新华网 丁凝 摄)

以培养促进能力提升。上海交大先后选派黄金贤等8名同志到洱源挂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选派5名同志到村挂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直接参与洱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以为洱源发展培育所需人才为着力点,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方式,专门搭建培训平台、实施“墩苗育才”培训计划,选派人才到上海交大学习培训。截至2024年,共培训基层干部与专业技术人员1万余人次,洱源干部推动发展能力素质显著增强。

根据真实事迹改编的上海交通大学脱贫攻坚微电影《彩云之交》片段

以筑基推动智志双扶。以教育基础设施改善、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困难学生助力为抓手,累计募集物资、资金1000余万元,各中小学校软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聚力产业帮扶,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突出产业带动。打造上海交大洱源特产展销体验中心,打开了“洱品入交”“洱品入沪”新窗口,截至2024年,学校共采购洱源县和脱贫地区农产品3000余万元。通过设立产业扶贫基地与试验基地,实施大、小南极自然能提水项目等11项科技帮扶项目,积极助推洱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海菜花产业生态研究中心揭牌

2019年,上海交大在全国高校率先精心打造教职工赴对口扶贫县暑期疗休养专线,拓宽消费扶贫新渠道,制定以洱源县为中心的疗休养线路,带动洱源县旅游产业发展。精准定位示范。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洱源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730万元,在洱源县邓川镇中和村建设300亩的葡萄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目前已建成投产。

海菜花

上海交大对接洱源县产业升级发展需求,建设多个科技帮扶平台。设立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创新中心,着力提高洱源县农产品开发加工能力与质量控制水平,成功将洱源特色农产品海菜花的保鲜稳定期由3天提升至12天,为洱源海菜花走出云南,拓展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提供技术支持。上海交大农业专家进行全程监测与技术指导,通过科技支持提升当地的产业水平,全力打造产业振兴示范村。

采摘青梅

打造全产业链。建立“政、产、学、研”联合帮扶机制,开展文化旅游、教育医疗、农业产业、人才培训、劳务协作等多领域交流合作,聚焦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派遣专业骨干教师挂职洱源,助力产业发展,留下一系列感人的故事:“教育阿鹏”吕忆松开通了每学期定期接收洱源青年教师到上海的实训计划;“车厘子阿鹏”张才喜错峰种植车厘子,给脱贫致富带来了新希望;“黑蒜阿鹏”邓云助力洱源黑蒜走向国际市场;“小牛阿鹏”袁聪俐助力洱源小牛血清产业走向尖端药品市场;“环保阿鹏”王欣泽专注洱海水质监测;“万树阿鹏”许文平募捐经济林木40多个品种2万余棵,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聚焦品牌塑造,注入乡村振兴新功能

强化专项指导服务。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海交大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和攻坚支撑,先后形成各专项帮扶支撑团队密集赴洱源调研指导,有力有效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根据真实事迹改编的上海交通大学脱贫攻坚微电影《彩云之交》剧照

培树助学励学品牌。引入校友捐赠资金100万元,系统资助山区乡镇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交大和校友共同投入150万元,创办洱源一中思源特班,实现上海交大对洱源一中托管帮扶,派驻6名师生常年开展教学教研。争取捐赠资金100万元,着力构建洱源高中第二课堂扶智扶志体系。建设交大乡村振兴洱源基地。交大与校友共同投入300万元,打造上海交大定点帮扶洱源县乡村振兴驻地综合工作平台。

依托基地,设立上海交通大学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创新中心,对洱源县打造“绿色食品牌”形成检测、研发、认证、培训综合支撑。协同建设丰源村绿色食品孵化器,打造立足洱源、面向大理、辐射云南的集检测认证、包装创意、品牌管理、直播电商及公益反哺于一体的丰源甄选闭环平台,构建地方、校方与校友协同的商业模式。上海交大通过云南(大理)研究院及云南洱海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推动洱海流域绿色转型发展,促进洱源县生态良性发展。